之前我的56號,騎著騎著,慢慢發現一些問題。主要是這個車架一整個硬到不行,那個後上叉,一直線又鋁合金的設計。像我年紀也老大不小了,這麼硬的車架,對我這把老骨頭實在是蠻折磨的。
除此之外則是有另一些的小問題,一直困擾著我。所以雖然WR5630這個車架在大部分的情況下都能達到我的需求,而且鋁合金車架的反應非常的靈敏,有著加速快的特點,我還是一直想把它換掉。目標則是鎖定比較軟 Q的鋼管車。
之所以會想要鋼管車而不是現今流行的碳纖車,純粹是因為我個人對金屬車架的偏好。因此在排除了鋁、碳、鋁碳共構的車架後,就只剩下鋼管和鈦車了。
本來我覺得鈦車應該會比較硬調,所以並不在最初的考量範圍內。但在聽到別人說其實鈦車的彈性和吸震也是很不錯後,加上對鈦這個材質的好奇心,我的選擇就由鋼管慢慢地變成了鈦車。
原本我是在網路上訂了鈦郁生產的新式的鈦車架,但由於這個車架的交期一延再延,最後我就把它退訂了。剛好這時在網拍上看到了之前mobile01上Lucifer曾經貼過的,從美國飄洋過海來的Litespeed Classic,價格我也覺得算是合理,加上對Litespeed這個鈦車名廠的迷戀,於是在經過一番交涉後,這個車架就這麼淪落到了我的手上。
車架大貌,完全是傳統歐洲公路車的構形
側面來一張。雖然看起來是直徑均一的細管焊接而成,但後來我才發現,它的下管和豎管,在靠近五通的地方都有變粗。在1998年時,這種設計理念應該是相當新穎的
車架是重新烤漆過的,Litespeed的字樣當然也是用水貼貼上的,以後再想辦法用好一點的水貼再貼過
直的後上叉,直接使用一顆螺絲穿過車架鎖緊座管,而不使用座管束
後勾爪直接焊在車架上,雖然有烤漆遮蓋,但仍可以感覺得到焊接細節的完美
光榮的彩虹騎士頭標
這車架到了我手上後,卻花了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才組起來。最主要是為了那支一吋無牙前叉上蓋迫緊器。
因為一吋無牙前叉有點像是過渡時期的東西,所以一吋無牙的全碳纖前叉是蠻難得見到的。也因此,裝置在這個前叉裡的上蓋迫緊器也是非常的難找。
我在找不到這東西的狀況下,本來想丟給車店去幫我處理掉就好了。沒想到車店居然跟我說他也訂不到......Orz。
我先是找遍台北的車店都找不到後,再來則是上網訂的迫緊器在寄來後才發現規格寄錯,跟賣家溝通要他換一個給我時,他才跟我說他其實是沒有這種規格的東西....囧。我只好又重新上網蒐尋別的賣家。這樣搞了老半天,不知不覺地就過了一個月.....囧rz
為了這個鬼東西,花了我整整一個月的時間
在尋找到這個前叉上蓋迫緊器後,沒兩三下車店就把我的車組好了。雖然拖了這麼久,工錢還是不能少啊(早知道最後還是要我自己找,我就自己動手了 :()。
先來一張剛組好時的定裝照
頭碗是高貴的Chris King,不過這是舊款的,Logo一點都不明顯
11公分的Titec鈦龍頭,纏黑色的手把帶
Profile Design的全碳前叉
Shimano R700大盤
這樣雖然就完成移植了,不過其實我還是不滿意。因為我之前順手也在網拍買了一支漂亮的鈦座管回來,但由於車架的豎管,之前似乎曾經在未插入座管的狀況下鎖過螺絲,導致座管插入後變成石中劍。所以明明是27.2mm的正確座管,卻怎麼也插不進去。只能使用舊的那根精度不高(用游標尺量過是27.13 mm)的全鋁座管。
原本我是要自己用砂紙把鈦座管磨細,但在努力的磨了一小時後,發現我好像只是把表面刮花一點,而座管仍然會卡死時,我就放棄了。還好這時騎車認識的朋友伸出援手,他把我這根座管拿回去磨到27.1 mm後,終於能順利的放入了。
右方是朋友幫我車的,車工之細,從光滑和閃亮的程度就看得出來了
完成品定裝照,鈦座管閃閃發亮啊。不精確測量,在不含水壼架及踏板的狀況下為8.1 Kg
另一面再一張,真是美啊
Litespeed Classic開箱介紹到此為止,至於如果你要問我它的性能。我只能說,雖然上坡和之前的wr5630速度差不多。但這兩支車架真的是完全不同等級的。過彎穩定度 --> 勝、吸震力 --> 勝 、 平路速度維持力 --> 勝 、 抽車穩定度 --> 勝 、 外觀 --> 勝 、 虛榮度 --> 超級大勝。科科,真的是太滿意了。